印刷品的色差大致分为两种,一种是同批次印刷品的颜色一致,但与样稿颜色有色差;另一种是同批次印刷品的颜色有色差,有的与样稿颜色一致,但有的与样稿颜色不一致。本文,笔者针对胶印色差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控制进行介绍。 胶印色差的产生 1.同批次印刷品的颜色一致,但与样稿颜色有色差 (1)人为因素 与机长的技能水平无关,与机长的责任心有关,既然同批次印刷品的颜色能保持一致,说明机长的技能水平不错,但为什么与样稿颜色不一致还敢印刷,只能说明机长的责任心有问题。 (2)干退密度值 胶印产品刚印刷后,油墨尚处于湿的状态,这时所测的密度值与干燥后所测的密度值有所不同,应该采取同一湿密度的测试法进行控制,即第一次印刷品是湿状态下测得的湿密度值及Lab值,以后该产品在湿状态下就按第一次测得的密度值及Lab值进行颜色控制。 (3)纸张 其一,不同的纸张对印刷墨层颜色的显现会有不同影响,颜色效果会随着纸张白度的不同而显现出来,造成色差。 其二,印刷品的光泽度取决于纸张的光泽度与平滑度。相同的墨量用密度计测量密度值,平滑度、光泽度高的纸张密度值高,反之密度值低。 其三,印刷品通过印刷、上光等表面处理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色相变化,这些变化有的是物理变化,有的是化学变化。物理变化主要是为产品表面增加了镜面反射,这对色密度有一定影响。例如,上UV光油后印刷品的色密度会增加,上亚光油后印刷品的色密度会降低。化学变化主要来自光油、UV光油等,这些材料中含有多种溶剂,会使印刷墨层的颜色发生化学反应,进而造成颜色变化。 (4)印刷压力 如果印刷压力不足或不匀,墨层就容易出现浓淡不匀现象,所以工艺上要求做到“三平”,即要求印版、橡皮布和承印物及包衬表面都比较平整,才能以较薄的墨层通过均衡的印刷压力作用,使印刷品获得较均匀的墨色。 2.同批次印刷品的颜色存在色差,有的与样稿颜色不一致 (1)人为因素 认为前几张印张色相准了,在水墨尚未平衡的情况下,就正常印刷,在印刷过程中不停地调整水墨量,边调边开,势必造成批次颜色存在色差。 (2)润版液 胶印的主要原理就是油水不互溶,这里的水指的就是润版液。润版液的用量直接影响墨层的颜色,用量越多,乳化越严重。乳化的油墨无光泽,色就淡,所以在操作中要严格控制润版液的用量,要求在不上脏的情况下,越少越好。 |
(3)墨辊
墨辊的滑性、粘性、圆心度、硬度和表面光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印刷品墨色质量,平时工作时要对墨辊进行清洗,使滞留在墨辊上的纸尘、杂质得以清除,保证油墨均匀传递,同时要调整好墨辊之间和墨辊与印版之间的压力,否则会造成传墨不匀,产生严重的色差。
(4)设备保养
如果设备不稳定,例如输纸不稳,印刷中频繁出现停机、空张、歪张、多张等,就会影响设备运转的稳定性,势必引起色差,所以要对设备进行维护,重视设备要害部位的润滑,防止磨损的加剧,使设备处于稳定状态。
胶印色差的控制
1.规范化操作
虽然影响色差的因素有多种,但是人的因素无疑是最重要的,所以,在日常工作中,规范化操作极其重要。首先是校正“三平”,即橡皮布平、滚筒平、水墨辊平;其次要调好“二小”,即水量小、压力小;再者要做到“三勤”,即勤检查样张、勤搅拌墨斗、勤查看版面水分。
2.要有极强的责任心,树立全局观念
色差问题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负责任就能解决的,一个班组在本班次内要全员参与,全员负责。领机要负责班次内的全部工作,但是班次内其他人同样也要负起责任,比如装纸工并不是装了纸就完事了,对于质量和色差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其正确的做法是在装纸工作完成后,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设备进行巡视,检查墨斗的储墨量、搅拌墨斗等。
3.注重自我学习和提升
知识积累是解决问题的基础,要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,对于一些关键的基础性问题,一定要掌握在出现问题之前。在平时工作中多总结经验,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,勤学好问,谦虚认真。特别是领机,不但本身要学习掌握专业的业务知识,对自己班次的其他成员也有传帮带的责任,多传授助手工作经验,让其更好地辅助自己管理好产品质量。
笔者作为胶印车间的代班主任,在控制色差问题方面有以下2点体会。
(1)加强管理,注重过程控制,针对重点产品的重点工序,在重点时段进行重点控制。比如“金满堂”产品的黄色工序和“爱尚”产品的土豪金工序,因其颜色的波长较强,不易发现色差问题,要充分利用色差仪测量与目测相结合,特别是在刚换或刚开班时,要对色差进行重要管控,在墨斗平衡的前提下确保色差数据正确,目测过关的情况下指导正常生产。杜绝刚开班时边开边调整。
(2)善于汇总分析,在每批次生产结束后,针对产品的优劣进行汇总,对发生的问题认真总结,分析原因,做到防微杜渐,并在以后的生产过程进行重复管控。